看診時,最常聽見病患抱怨的是:「為什麼以前可以,現在不行?」

 

為什麼以前可以任意大吃大喝,現在只要多吃些肚子就不舒服? 為什麼以前可以熬夜,現在熬夜就覺得特別疲憊? 為什麼以前吃冰品都沒事,現在一吃冰品就倍感不適? 許多的為什麼,不禁令人感嘆此一時,彼一時也。這些大多與過度虐待身體、年紀增長與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有關。畢竟,我們的身體不是百毒不侵的無敵鐵金剛。

 

但有趣的是,大家發現身體有異狀時,都希望能快速自我修復。譬如:多年來任意大吃大喝導致腸胃不堪負荷、造成不適,但卻希望短短幾天的清淡飲食就能找回以前健康的腸胃,殊不知破壞容易建設難的道理。當身體機能已經被過度消耗與破壞,首先應是維持住現狀,別讓身體狀況更差,再進一步設法讓身體機能恢復起來。除了藥物之外,也要改掉不當的生活習慣,但這絕非三兩天就可以達成,「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」是行不通的。一旦回復原本健康的狀態並不代表可以給自己再次虐待身體的機會,而是要更珍惜、善待身體,否則下一次的不適將是變本加厲,身體絕對會加倍奉還的!!

 

「飲食有節,起居有時」是前總統府資政陳立夫先生的養生口訣,相信許多人都曾聽聞過,但美食當前或工作忙碌之時,這反而被拋諸腦後。善待自己的身體,適當飲食與規律作息,遠比花大把鈔票購買保健食品求健康來得實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